博士三年,3篇C刊,有哪些簡單易上手的辦法?
發布時間:2022-11-17 09:27:19 閱讀量:385次
第一:參加學術講座
讀研的時候就參加過很多講座,最初聽別人做匯報的時候就很佩服,總有一些同樣是研究生的學生在前面對自己的論文侃侃而談。后來,在征得導師同意的前提下,我也開始投稿會議論文,爭取分享自己的論文,聽學術大拿給自己的論文提供意見,事實證明,在這種模式下我的科研能力有了明顯的提升。此外,通過參加學術會議,能夠跟蹤到大佬的研究問題,為自己做科研提供新的視角、方法和靈感。
第二:閱讀C刊
我一直認為閱讀C刊有利于夯實研究基礎,提高科研效率。但是讀C刊論文并不是泛泛而讀,也是有“套路”的。
帶著問題讀:文章采用什么研究方法/研究理論擬解決什么問題?論文解決了什么問題?有哪些不足?
有選擇的讀:C刊的框架一般都是固定的,總結規律后,要按照自己的需求合理分配閱讀時間和優先性,首先閱讀摘要和結論,通過這兩部分把握整篇論文的研究思路。也是通過這兩部分去判斷該篇論文對自己的參考價值,并決定其他部分是否有必要閱讀。
進行筆記總結:我讀博期間才意識到自己讀研期間論文閱讀習慣的不足之處,研究生期間讀論文一直在強調量,讀論文時做筆記基本都是簡單的在文獻上做點筆記,對于比較重要的文獻最多也就是打印紙質版做筆記,以為這樣就夠了,但是讀博以后發現這個方法不夠用,光靠這種方法其實學不到知識。于是我專門建立了一個EXCEL表格,用于記錄文獻閱讀筆記,比如文章的框架、研究思路等,對論文閱讀質量有了更高要求。
第三:仿寫論文
在有了一定的C刊高水平論文的閱讀基礎后,找出一篇目標論文,通過一定的手段進行創新,比如更改研究對象、研究視角、研究方法,直接套用框架撰寫自己的論文,然后往里填充自己的內容。這樣能夠保證高效的完成初稿。畢竟博士科研論文要求高,要想在四年內畢業就要保證各個環節的效率。
第四:研究投稿期刊
會關注專業領域內C刊發布的選題征集、重點選題通告等,如果自己的論文選題和刊物的重點選題相符,可以增加論文錄用的概率。投稿之前也會閱讀刊物的目錄,查看是否有能發的欄目,或者是過往是否發表過相關選題的論文。